(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马承恩)
2019年7月19日,由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正式发布。该研究聚焦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机制,全面解读了县域百强的区域格局和发展特征。
2019年赛迪百强县
双门槛筛选硬核县域
此次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双门槛,从除市辖区、林区特区外的1879个县级行政区划中筛选出200多个县(县级市、旗),最终评选出2019年中国百强县。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2个。
百强县分布不均,东部独占71席
百强县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与2018年相比,东部地区席位减少3位,中部地区增加3席,西部地区减少1席位,东北地区增1席。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发展初现成效。
在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6席,并包揽前4位。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抢眼,分别占26席、19席和18席。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川、云南、重庆、西藏、广西、海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县域均无缘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