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的头衔很多,精通四国语言,导演,编剧,主持,演员,业内称其为全能型人才,虽然出演过《芳华》、《我不是潘金莲》等著名影视剧,但是人们似乎对赵立新这个名字还是生疏,直到他来到《声临其境》的舞台,先声夺人,精湛的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当深入了解到赵立新后,他开挂的人生阅历更是成为人们一时盛传的焦点。
实力派演员背后,中戏院校的戏剧性人生抉择
《芈月传》的名相张仪、《于无声处》的间谍陈其乾、《大明王朝1566》的富贾沈一石、《中国式关系》的渣男沈运,还有《我不是潘金莲》的县长史为民、《重返二十岁》的爸爸项国斌、《绣春刀》的大学士韩旷如果不留意的话,还真的很难发现,这些扮相、性格、特点各异的角色,竟是由同一个人扮演的。他,就是赵立新。
多变的演技,让赵立新成为圈内公认的实力派。在多部话题作品里,赵立新默默地积累了人气,他的戏份不一定是最吃重的,但他的出现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在参与《声临其境》综艺节目后,赵立新更是大火了起来。
其实,赵立新最初接触表演的经历足几乎为零,但在英语老师的推荐下勇敢地去参加了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最后竟通过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及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考试,在填写志愿的时候,面对三所知名艺术院校,18岁的赵立新竟是以扔一枚钢镚儿的方式进行选择,最后他顺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编剧专业,从此走上演艺道路。
中戏起飞,苏联深造,叱咤瑞典戏剧圈
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期间,一个苏联专家开了一个实验综合班,让戏剧文学、舞台美术、戏剧导演三个班的学生聚到一块,前三年上完全一样的课,之后再分开学习各自的专业。这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就这样摆在了赵立新面前,就这样赵立新初次学习到了表演艺术,也燃起了他心中的表演欲望。
大二时候,成绩优异的赵立新被导演系看中,转到导演系学习。之后,年仅20岁的赵立新再次被选中公派至前苏联留学,8个月时间拿下俄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完成了本硕连读课程,后赴瑞典继续深造,进入了当地一家私人剧院。
在担任戏剧导演期间,赵立新受到瑞典国家话剧院艺术总监赏识,在其引荐下,赵立新通过了专业考试,成为瑞典国家话剧院的一名话剧演员,随后4个月时间赵立新拿下瑞典语,从配角进阶成为主角,在瑞典国家话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他饰演主角的戏剧隔年就拿到了欧洲文化首都最佳剧目奖以及外国最佳剧目奖,成为第一个考入瑞典国家大剧院的中国人。